热门: 盘上海精彩地下场所   上海最贵的20样东西   吃这个菜能防多种癌!   央视主持人最痛买房史   魔都最霸气的15家面馆   揭韩8大整容最多女星   这样布置沙发客厅翻倍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当前位置: 2016海派文化> 魔都格调
【浏览字号:
你“中产”了吗 中国中产阶层男性比例远超女性
http://culture.online.sh.cn 2016-12-07 09:55 [来源]:搜狐读书

  近日,“中国中产阶级焦虑症”成为热点话题。什么是中产阶级?你达到中产阶级的标准了吗?大病一场就返贫?中国社会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期,各种阶层正在形成,并且固化。然而顶层和底层之外的“中产”人士却几无安全感。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五大城市的3000余户家庭的问卷调查和数百人的深度访谈,就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消费行为、休闲方式、社会交往、教育与文化传承、文化品位、政治参与以及媒介使用特征等八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

  对社会分层的测量指标有:(1)经济生产变量,如财富、所得、资产等;(2)经济消费变量,如生活水准、消费形态等;(3)社会变量,如声望、荣誉,及道德性评价等因素;(3)资讯变量,如教育、知识、技术训练等;(5)文化变量,如生活方式、地位特征、语言、礼仪、心理满足度等因素;(6)与权力或权威有关的变量,如影响力或决策等因素;(7)与公民有关的因素,如法律地位、社会参与等变量;(8)上述变量之总和。

  2001年10月,在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中承担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的专题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对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界定: “所谓中间阶层,是指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依此定义,我们可以整理出中国中产阶层的认同指标有如下几项: (1)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2)职业的工作及劳动方式;(3)职业权力;(4)收入及财富水平;(5)就业能力;(6)消费及生活方式;(7)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

  由于社会成员在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是连续的,人们很难区分出界限分明的阶层来。为此,许多学者建构了多元分析指标,如邓肯曾以职业声望、教育程度及薪资所得这三个变量,来建构美国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EI)。台湾学者蔡淑玲与瞿海源也以同样的方式,建构了一份台湾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一般而言,由于阶层划分的复杂性,在研究中不免会带上研究者的主观断定。参照各种社会分层指标,笔者将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认同指标区分为经济地位、职业声望、教育层次和自我认同四个单项指标。每个单项指标将分别在性别、年龄、城市这三个因素中进一步加以差异比较与分析,以期对中产阶层分层指标的社会认同状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经济条件认同与差异

  研究表明,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所应具备的经济条件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其中30.6%的人选择了“说不清”,这个比例之高足以说明现阶段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的财富拥有量很不确定。其次,21 2%的人选择了“50万以上”,19 3%的人选择了“100万以上”。由此可见,虽然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不甚明确,但也表现出一种认同的趋势,即他们相对比较集中地认为家庭资产在50万~100万左右的人们,应该归属于中产阶层。

  当我们从性别、年龄和城市三个方面进一步对中产阶层的经济认同进行考察时,发现了更加有趣的现象。

  1 经济条件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在经济地位认同上,女性比之于男性更加没有概念,34 5%的女性选择了“说不清”,男性只有26 4%选择了“说不清”。其次,男性所认定的中产阶层的经济指标要高于女性,男性主要趋向于认同“100万以上”(22 4%),而女性则主要趋向于认同“50万”以上(21 7%)。

  2 经济条件认同的年龄差异

  研究表明,对中产阶层经济指标的认同,年龄越大越没有办法衡量,60岁以上的人中间,有50 8%选择了“说不清”,50~59岁中间的人,亦有42 9%的人选择了“说不清”;19岁以下的年轻人,有28 2%选择了“说不清”,他们认同的确定性不及中年人,但比之于老年人,则明显要强得多。

  从各个年龄段来看,认同中产阶层应具备“50万以上”经济条件的占大多数,只有“30~39岁”年龄段的人认为中产阶层应该拥有“100万以上”的财富。这说明,“30~39岁”年龄段的人正处于风华正茂、事业有成的人生辉煌时期,他们对中产阶层的期望值当然就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成员。

  3 经济条件认同的城市差异

  研究表明,北京和武汉的人们对中产阶层的经济认同不甚明确,选择“说不清的”分别占36 9%和36 1%。五大城市中,只有广州的人们认为中产阶层应该拥有“100万以上”的资产(26 2%),而其余四个城市都比较认同中产阶层应具备“50万以上”的家庭财产。

  1职业地位认同与差异

  调查表明,人们心目中中产阶层所从事的职业,意见比较统一。排在前列的几中职业依次为:私营企业主(77 9%)、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73 8%)、党政机关公务员(73 3%)、专业技术人员(70 6%)。这说明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的职业认同相对而言比较一致,集中在收入高、稳定、体面等这样一些职业类型。另在父母对子女职业期望的调查中,也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点。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上述几种职业中的一员,这正好可以佐证当前中国城市居民对中产阶层职业地位的认同。

  调查表明,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职业地位的认同上并无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对中产阶层职业认同都集中在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私营企业主等高收入的职业群体。

  2 职业地位认同的年龄差异

  调查表明(见表1-7),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职业地位的认同略有差别:对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认同,年龄越大认同的比例越高;对私营企业主的认同,年龄层次较小的认同程度更高;对自由职业者的认同,中间年龄层次的人比较认可。尽管如此,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中产阶层职业的分布相对是比较集中的。

  3 职业地位认同的城市差异

  调查表明,各城市对中产阶层的职业认定比较趋同,差异很小。北京和上海两城市对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认同程度略高于广州、武汉和南京。广州对私营企业主的认同程度略高于其他城市。北京对自由职业者的认同程度略高于其他城市。

  教育层次认同与差异

  关于中产阶层的主流人群应该具有怎样的教育层次,社会大众的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本科以上(49 8%),其次是大专以上(25 6%),有15 7%的人认为没有学历的限制,只要有钱就是中产阶层。

  1 教育层次认同的性别差异

  调查显示,社会大众在中产阶层教育层次的认同上没有差异,一致认为中产阶层应该具备“大学本科”的文化层次。整体上看,女性对中产阶层的学历认同要略高于男性,例如,女性选择“大专”和“高中及以下”的比例之和为28 6%,而男性则为31 4%;女性选择“本科”和“硕士及以上”的比例之和为57 3%,而男性则为51 3%。

  2 教育层次认同的年龄差异

  研究表明,在认同中产阶层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中,“20~29岁”这一年龄段的认同程度最高,达到59 0%。他们出生于70、80年代,正是大学扩招的受益者,这一群体中间的大学本科比例远大于社会其他年龄群体,因此他们更加认为中产阶层必须应该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

  3 教育层次认同的城市差异

  调查表明,在认为中产阶层主流人群至少应该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人群中,上海市民的认同程度最高,达到58 6%,南京和北京的认同程度也超过了半数,广州市的认同比例最低,只有40 4%。这说明了,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市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要高于广州。尤其是,近年来北京、上海的工资水平与其他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众多青年才俊和纷纷流向北京、上海,这就使得整个城市的市民受教育程度得到快速提高。

  从以上中产阶层的社会认同的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在经济、职业和教育三个指标中,人们对经济条件的认同最为模糊不清,许多人感觉这个标准很难界定。一是因为,经济指标是连续值,区分月收入5000元和4999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能说月收入5000元的就是中产阶层,而4999元就不是中产阶层。二是因为,因为各城市人们的收入标准不一样,有的甚至差别很大,比如上海、北京城市中高薪的人员比较多,以月收入5000元为标准,肯定算是偏低的,而在南京、武汉这样的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高薪的很少,一般3000元就被认为是比较好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简单以一个数据标准很难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居民。三是因为,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是以夫妻两人的总体收入来支持的,因此不能说妻子的工资收入低,就不能享受有高薪收入的丈夫而带来的生活享受,或者说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如此,那么低收入的妻子算不算中产阶层呢?诸如此类困惑,让社会大众在回答问卷时,感到难以取舍,最终只好以一种笼统的感觉而来做选择。

  与此相反,人们对中产阶层的职业认同和教育认同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几乎没有产生太多的疑义。由此可见,当前中国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的职业身份和文化教育层次是有较为固定的印象。这说明了当前社会流动的主要机制还是“学而优则仕”,通过教育来筛选社会精英,使之从普通大众中凸显出来,向更高级别的社会阶层流动。一个成熟的社会,都有着较为规范的社会流动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规模与分布

  前面,我们从经济、职业、教育三个单项指标考察了中产阶层的社会认同,那么如果将这三个指标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同时满足经济条件、职业条件和教育层次的人是本研究所认定的中产阶层。那么这个中产阶层的规模是多大呢?这里我们设定的条件是:(1)经济上月收入5000元;由于经济指标的确定有诸多困难,本研究选取的“月收入5000元”标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为了研究需要而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标准,大家不能简单认为中产阶层的经济标准就是月收入5000元。(2)职业为事业单位管理或技术专业人员、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3)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统计结果显示,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有效百分比是11 9%。

  1 中产阶层分布的性别差异

  中产阶层在性别分布上,很明显男性中产阶层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在男性中,中产阶层比例是14 1%,而女性中的中产阶层比例只有9 9%。这说明,男性依然是社会精英的主流,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还有着漫长的道路。

  2 中产阶层分布的年龄差异

  中产阶层在年龄分布上,比较集中在20~49岁之间。其中“30~39”岁的人中间,有21 1%的人属于中产阶层,而“40~49”岁和“20~29”岁的人中间,中产阶层的比例分别为14 5%和14 0%。这说明,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年龄大都比较年轻,它们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社会精英。

  中产阶层分布的城市差异

  中产阶层在不同的城市分布也是不同的,相对而言,中产阶层分布比例比较高的三个城市依次是北京(16 6%)、广州(15 1%)和上海(14 4%)。南京和武汉的中产阶层比例明显要低于北京、广州和上海,它们分别是8 8%、5 0%(见表1-16)。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北京和上海是改革力度比较大的城市,这三个城市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它们中间的中产阶层比例高于其他城市,是理所当然。而作为上海辐射区内的南京和位居内地的武汉,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远不如北京、广州和上海,因此而产生的中产阶层比例相对就要少些。

  在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上,有着几种不同的声音。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曾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进行调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目前拥有3000万人左右的中产阶层是一个较为可靠的数字。他们划分中产阶层依赖的标准是:在经济上,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美元。他们同时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少部分城市。参见《中国有多少中产阶级》,转载自《中国经济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春玲以职业、收入、消费和主观认同四个指标共同界定中产阶层,即某一个人既是职业中产(白领职业),又是收入中产(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同时也是消费中产和主观认同中产(家庭消费达到小康并认为自己处于中等或更高的社会地位),才被归类为中产阶层,得出的中产阶层的比例大大下降,仅为4 1%。如果加上老中产阶层(收入在中等以上水平、家庭消费达到小康并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或以上的个体工商户),那么中产阶层的比例达到7%。

  这说明,目前学界对中国到底有多少中产阶层的看法并不一致。中国中产阶层规模难以确定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产阶层的标准难以确定。这正好反映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阶级与阶层都还在形成之中,各种社会力量还将进一步分化与重组。中国中产阶层将走向何处,仍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的一个话题。

  本文摘自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作者]:周晓虹 [选稿]:三品飞鱼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