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非常人物

齐白石的画能卖9亿多?张大千是造假第一人?康有为最爱拉斐尔

2018-03-07 09:37:00

  花粉:中国近代画不求“巧”求“拙”?

  丛涛:拙是为了与流行审美拉开距离。晚明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叫傅山,他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破碎,宁真率毋安排”的主张。明代中期以后吴门画派,尤其是文征明一路的作品,都非常精细典雅。流风所至,到了晚明,这种精细典雅的风格已经变成一种普遍流行的审美风尚,当时还有很多指导大家培养艺术品位的书,比如《遵生八笺》和《长物志》。这就意味着这种精致典雅的趣味已经不仅是文人的趣味,已经扩展为市民阶层的普遍审美,看看《金瓶梅》里边对于生活场景和器具的描写就很明显。

  所以,到了晚明,很多文人刻意要跟这种流行的审美拉开距离,以此标榜文化精英阶层的特殊品味。这时候,书法里边有傅山和王铎,绘画里边有陈洪绶崔子忠,都追求一种古拙生涩的审美趣味。而且,这种对于拙的品味,还夹杂了对于古的认识,比如变形人物画,其实有魏晋时期人物画的影响,这种对于古的认识当然也是一种文化优势的体现。

  花粉:很多艺术品是被环境加工过的东西,一个艺术品50年后可能就是另一个东西,你怎么看?

  丛涛:关于这种历史现象,尹吉男老师提出过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观点,叫做美术史的知识生成。比如大画家顾恺之,我们关于顾恺之的认识是怎么来的?我们对于他的认识是通过唐代的文献、宋代的文献、元代的文献、清代的文献建构起来的,他的画作也是在不同的时代冒出来的。逆着时间去追溯的话,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原本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顾恺之的故事,它可能是宋代或者明代才出现的,在更早的记载里边并没有。所以越是晚近,顾恺之的人物形象越丰满,这就是美术史中的知识生成。

  很有可能我们所知道的那些跟顾恺之有关的故事都是后来历史逐渐叠加上去的,我们的多所认识都是建立在这种知识生成的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研究中进行一个剥离工作。在学术研究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但凡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都要学会质疑,要学会去辨别。现在很多观点和信息都有可能都是被建构出来的,这时候就需要质疑和反思。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艺萃 作者:虚心好学的 责任编辑:李红霞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