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武康路:时光纵无痕,旧梧桐年年有新知

2018-04-27 09:43:14

  在2号的弧形大阳台下留个影,转身大概就有重读《子夜》的冲动。99弄那座英式宅子,会在光晕里透出细尘,李安喜欢的调调,影迷也追着来。步入113号的庭院,不少人认得出那只被网友唤作“李二妮”的猫,因这院子盛放的是巴金的家春秋。密丹公寓、美杜公寓、开普敦公寓、武康大楼……一楼一型格,梧桐树边满是“任意门”,出入其间,文艺男女、考据爱好者、网生代创业人,随时切换身份。

  能悠游穿梭百年时光,得益于原汁原味。一公里出头的马路永不拓宽,旧梧桐便可不动声色,看流年,见世面。

  “原汁原味”又远非字面那么简单,它更像是“无痕”——一边随时代立在潮头,一边追溯保护这条路最优雅醇厚的气质。比如这些天,环绕武康大楼的架空线开始逐步藏进地下,附近天空层层舒朗起来。比如这些年,不断推进的城市微更新让街区仿佛上了“裸妆”,看似素颜,却比素颜更动人。

  在发展中抹去额外的印迹,许是武康路的妙解之一。如此,时光纵无痕,梧桐树却能守着旧雨会新知。

  著文与治城:这条路上,砖瓦草木落叶青黄都是“文”的千言万语

  武康路的闻名是如同大树年轮那般层层积淀下来的。

  最深最密的那些,应记得巴金老人。一代文学巨匠在此托身五十载。他在庭院里种樱花、栽枇杷;在客厅里同中国文学史上的那些名字谈笑相聚;还伏在“太阳间”小桌子上写《随想录》,从古稀直写到了耄耋,笔下激流万丈崖。至于那院子究竟往来多少名流?巴金故居馆长周立民说得精道:“这是一本书也写不完的话题,还是先弄清谁没有来过吧!”

  的确,巴金的“左邻右里”,同时代或不同的,真真是“往来无白丁”。年岁深一点的梧桐见多识广:黄兴、孙中山、陈毅、邓小平在此下榻过;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曾就读于这条路上的世界学校;而唐绍仪、陈立夫、贝聿铭、莫觞清、王人美等,也都是武康路“浓缩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组成因子。

  待改革开放春风拂来,浓郁人文气成了凸显气质。1980年代的年轮里一定藏着好听的自行车铃,65岁的孙道临告别王文娟,从武康大楼的家中出发,赶到中唱公司去灌录莎士比亚戏剧对白。同一时段,395号那幢巴洛克风花园建筑,有16年光景是上海电影演员剧团所在地。在附近遇上个把明星不是问题。再往后,陈逸飞从美归来第一个落脚点就在窄弄深处。王安忆在早春遇见了她小说的原型……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责任编辑:李红霞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