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上海近代建筑主要由外国人设计?这是对历史的误读

2018-06-05 11:00:11

  原标题:上海近代建筑主要由外国人设计?这是对历史的误读

  南京大戏院历史照片。(郑时龄供图)庄俊设计的南洋公学总办公厅。(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供图)大上海大戏院历史照片。(《中国建筑》)王信斋设计的南洋公学图书馆。(许志刚供图)左为百乐门舞厅历史照片。(《中国建筑》)右为2017年经大规模修缮后重新开业的上海百乐门外景。新华社记者任珑摄(拼接照片)制图:李洁

  在上海,形态丰富的各类老建筑无疑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说到上海的近代建筑,许多人脑海中闪现的是邬达克、哈沙德等外国建筑师的名字,以及公和洋行、德和洋行等洋人开的建筑事务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这是对历史的误读。

  “上海的很多老建筑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他们和外国建筑师一样占据半壁江山,有着话语权。”郑时龄指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正是从上海发展起来的,他们不仅把外国建筑思潮带进中国,还探索民族风格——这股风潮在建筑设计界曾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婷 见习记者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红霞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