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解放剧场、广东大戏院…虹口曾聚集这么多影剧院!

  据上海发布,虹口一带是早期上海影剧院的聚集地,鼎盛时期,虹口的影剧院数量超过半百,是上海重要的文化集聚地,特别是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剧院更是成为了上海的“半壁江山”。

  历史上,虹口曾经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水上门户,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地,海派文化雏形在这里孕育。

  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就曾坐落在海宁路乍浦路口,这一带后来成为了早期上海影剧院的聚集地,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影剧院“金三角”。鼎盛时期,虹口的影剧院数量超过半百,是上海重要的文化重镇,特别是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剧院更是成为了上海的“半壁江山”。

  作为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的虹口大戏院,由西班牙商人雷玛斯于1908年在虹口的乍浦路中西书院北首112号,用铅皮搭建的简易建筑(俗称铁房子),建造时取名为虹口活动影戏院,有250个观众席,首映式放映的是西班牙影片《龙巢》。

  虹口大戏院旧影

  虹口活动影戏院建成后,曾经在上海轰动一时,许多民众纷纷前来观影,加上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善于用商业促销的方法来经营——在影戏院门口挂满了电影剧照,并在当时上海发行量最大且影响最广的《申报》上刊载大量电影广告,用低价电影票的方式,赢得了众多影迷前来观影。精心打磨的经营策略,使得雷玛斯很快成为了一名电影业的巨贾。

  1913年,虹口活动影戏院被日本商人接收,改名为东京活动影戏院,后于1915年5月1日归还。1918年,雷玛斯把铁皮简易建筑改建为钢筋砖木拱形建筑,座位也增加到了710个,并增设了观众休息室、办公室、会客室等,装置了暖气设备,这在当时的远东地区也属豪华级的电影院了。1919年,戏院更名为虹口大戏院。1930年,雷玛斯由于年事已高,返回西班牙,虹口大戏院由8位中国人合伙经营。

  解放初期的虹口大戏院

  抗战胜利后,虹口大戏院不再放映电影,改演地方戏。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的滑稽戏《三毛学生意》,1956年就选择在虹口大戏院首演。滑稽界的著名演员杨华生、周柏春、姚慕双、笑嘻嘻、严顺开等都在这里演出过。

  1946年虹口大戏院申请登记书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龙钢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