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上海这个区登纽约中国屏   上海人又省一大笔钱了   上海最闹猛的9个夜市   看看哪些人可提前退休?   奇葩试题你也不一定会做   宝宝咳嗽离这5类食物吧   孩子内心世界男女差异   你有女儿为她买婚房吗   嗯哼大王惊人去巡山   教师对家庭作业有责任   如何跳出攀比怪圈   "第一美女"今昔对比照   劳力士手表涨幅惊人   刘嘉玲80年代尺度这么大   惊艳绝伦的水滴作画   
当前位置: 2016海派文化> 书香上海
【浏览字号: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
http://culture.online.sh.cn 2017-12-07 09:23 [来源]:上海热线-文化

在古典诗词中,

邂逅难得一见的才情和生命。

一、基本信息

作者:叶嘉莹

中华书局 2017年11月出版

开本:32开 (成品尺寸:147×210)

上架建议:社科·文学·诗词

首印数量:20000册

定价:36元

书号:ISBN 978-7-101-12708-9

二、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20世纪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9年归国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2016年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

三、内容简介

她是学生眼中要眇宜修的湘水女神,也是无数人通向古典诗词海洋的摆渡人,她使古老的诗词获得再生。她是才情纵横四海的大家,在颠沛流离中写下慑人心魂的诗篇。她是深具弱德之美的大家闺秀,坚忍支撑一个家庭。94岁的叶嘉莹先生用诗词来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北平的生离死别、台湾的白色恐怖、海外的丧女之痛……在多舛的命运中,以诗词创作、研究蜚声国际;在国难家愁面前,独有一份“士”的情怀与担当。在与诗为伴的沧桑岁月中,历练成美丽的星光。叶嘉莹的文字真诚、深隐、雅致!

四、专家、编辑推荐等

专家推荐:

叶先生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在台湾大学的时候,是叶先生的旁听生,叶嘉莹先生对古诗词的教诲真的是对我启开了一扇门,让我欣赏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我想叶先生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白先勇

人的一生里面,我发现很多东西是延续的,叶老师在使我们的诗词延续的同时,叶老师自己关于族群的记忆也都是延续的。

——席慕蓉

叶先生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她的学术成就也确实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冯其庸

叶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使中国古典诗词“再生”。她不但写出了重要的学院派论文,还像一位传教士,在东西方普及中国的古典诗词,连对幼稚园的小朋友都精心去讲。她做了很多“清高”的诗人或学者不愿去做的事情。

——汪荣祖

叶先生不是把自己研究的对象作为自己在社会上征得名声、职位和高升的台阶,而是我研究它,它就是我,物我是合一的……她近年所讲的以及她所写的东西,我读的时候似乎感觉到,比如说要谈赋,她所描绘的意境和她的感受,其实不是在谈赋谈诗,而是在谈自己。我想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如此,也都应该有想象!

——许嘉璐

叶嘉莹教授少长京华,承家学而结缘诗词,就学于诗词名家,得真传而登堂入室……读叶教授的诗词作品,能感受到横溢才情、浓郁乡情、报国心志、深邃思致;能感受到寓意高远、章法缜密、辞句华美,进而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意象和境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光辉。

——郑欣淼

在长期的词学批评实践中,叶嘉莹先生已经构筑起超越前人的严整词学体系,并能在传统的词学理论中“别有开发”,赋予中国古典诗词以鲜活的生命力。

——陈洪、张红

叶嘉莹“兴发感动”理论,其意义是使文学回到了“人学本位”, “影响了不止一代学人和青年学生,堪称厥功甚伟”。

——邓乔彬

叶嘉莹词学理论是以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词学融合,建立了一个适合现代人理解与阐释的词学理论框架。

——安易

叶嘉莹先生对辛弃疾的研究与定位,“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稼轩其人其词最崇高、也是最准确的文学史定位”, “深得稼轩之词心”。

——刘扬忠

叶先生对诗词的阐述,就是一种由衷的对生命的感发、体验和赞美。

——吴晓枫

编辑推荐:

1.一部勾勒大时代与知识分子命运、学术生涯的佳作。

叶嘉莹先生虽饱经忧患,但她七十多年如一日始终不忘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承。本书以时空顺序铺陈叶先生94载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叶嘉莹先生用诗词来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从叶先生诗词的优雅意象中,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精思。同时,从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阐发中,可以感悟到在国仇家难中她的人生大境界。在与诗为伴的沧桑岁月中,叶先生的生命品质与人格魅力成为一道美丽的 “景观”。

2.字里行间尽显作者的大家风骨、诗人气质与家国情怀。

叶嘉莹先生“怀京华北斗之心,尽书生报国之力”。字里行间饱含她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这就是她的崇高之处。叶先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努力恢复中华古典诗词应有的地位。她不仅长期在南开教书,而且不惜倾其所有来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不遗余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品格、风骨令人动容!

3.书中不乏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研究的新思路。

叶嘉莹先生学贯中西,学养深厚。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上,叶先生的成就之高,是当今首屈一指的。叶先生是更切近我们的时代一位大家。叶先生的诗词研究与创作给这个浮躁的时代一抹独特的优雅韵致。同时,叶先生不仅精于传统的诗词学,而且能治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她的诗词研究与创作的新思路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五、部分目录

代 序

镜中人影

第一篇

二十年间惆怅事

我母亲入殓的时候,是我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入殓以前,要见亲人最后一面,因为一旦放在棺材里边,钉子一敲下去,就永远见不到母亲了。

第二篇

潮退空余旧梦痕

我现实的生活很压抑,我梦想着有一天能脱离这些枷锁和苦难,自由自在地生活……我的诗词绝对是我亲身的感情和经历。

第三篇

鹏飞谁与话云程

我到了加拿大,查着生字讲中国诗,我心里知道自己的痛苦,诗里有那么丰富、深刻的内涵,可是我的英文一时说不出来……本来我是飞在天上,现在只能趴在地上爬行。

第四篇

骥老犹存万里心

我命运坎坷,饱经忧患,平生从来未曾萌生过任何成名成家的念头……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的智慧,支持我度过了平生种种忧患与挫折。

附 录:我的台大公开课

神龙见首不见尾

——谈《史记·伯夷列传》的章法与词之若隐若现的美感特质

陈曾寿词中的遗民心态

六、精彩章节

镜中人影

我是1924年生人,是在北京一个大的四合院里关起门来长大的。我的祖父比较保守,他说:“女孩子就是不能让她到外面的学校去读书,一到外面读书,女孩子就都学坏了。”可是女孩子也要读书,读什么呢?读《女诫》,学三从四德,因此对女子的教育是“新知识、旧道德”。我的祖父绝对没有想到我会到欧洲、美洲,在中国各地到处乱跑。家里人也都没有预想到,我会过这样一种生活。但不管过怎么样的生活,我所保留的还是新知识与旧道德。

我已经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讲我自己的诗词,我说那是“镜中人影”。为什么叫“镜中人影”?我觉得这个题目是我教书七十多年来最难讲的一个题目,之前我从来没有讲过。我教书虽久,但我向来所讲授的是古人的诗词。古人死无对证,就由着我“信口雌黄”,我可以随便发挥。现在有朋友提出来:“你现在九十多岁,我们只听到你讲古人的诗词,你什么时候也讲一讲自己的诗词吧。”其实自己的诗词是佛曰“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现在西方有很多现代的理论,例如,诠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等。当我讲古人的诗词,我就通过语言符号给它种种的诠释。在诠释中,就有我作为读者的接受,我有很多诠释的自由。现在讲自己的诗有几点难处:

第一,我实在觉得我自己的诗也没有什么好,自己觉得不好的诗,还要给人家讲,这是第一个困难。古人的诗,我可以选择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诗歌,我觉得哪个好就讲哪个。现在讲我自己,我就觉得小时候写的诗非常幼稚,这有什么好讲的。

第二,我自己诗中的original meaning(最原始的意义),诗说的是什么,作者是最权威的。作者一说出来,那所有诠释的、接受的可能(possibilities)都不存在了。怎么能说这是我的original meaning,我不能这样说,这是一个很笨的方法。

第三,我讲自己的诗,我是说它好,还是说它坏?我从来没有讲过自己的诗词,但是我已经九十多岁了,也应该做一个回顾了。一定要让我讲的话,我就把距离推远一点,这不见得真的是我,一方面,“镜中人影”就是镜子里面的一个影子,好像是我,又好像不是我;另一方面,时间早已超过半个世纪,真是有历史的距离。我现在就作为第三者,作为七十八年后的一个读者,来看我十几岁时所写的幼稚诗篇。其实我现在想一想,在现实之中确实有诠释的距离,因此是镜中的人影。

一个朋友来做一个访谈,我忽然间觉悟:诗是“有诸中,形于外”,“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常常是不知不觉的,是你自己的本质、潜意识的一种流露。我小时候,老家的四合院能看到的景物就是:窗前的秋竹、大的荷花缸、菊花,然后看到花开的时候有很多蝴蝶、萤火虫在翩跹起舞。当时我没有任何的理想,也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做一个诗人。一个小女孩一天到晚地背诗。诗歌就不止要背,还要吟诵。吟诵久了,你不用学平仄、押韵,自然就学会合辙押韵了。作诗不是很难,就像唱歌一样吟唱,吟唱的时候,那个声调跑到你的头脑、心灵里,你随着声调就写出来了,诗的感情是伴随着声调出来的。卢沟桥事变以后,我遭遇的第一个打击是我母亲的去世。在国仇家难中,我的诗歌脱离了少女的情怀,而有了比较深的层次。

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后,老师教我们的诗词,其实里面都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写了一首小词,其中有一句“小红楼外万重山”,表面上说是红楼外有万重山,那个“万重山”代表的是什么?就是杜甫说的“国破山河在”。因此我的老师后来说“黄河尚有澄清日”,黄河就是千年一清,它也会有一个澄清的日子,“不信相逢尔许难”,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的。我从小是在苦难之中长大,我关怀国家人民的苦难,这种感情是我从小养成的。抗战进入第七年,我写过一首诗:

莫漫挥戈忆鲁阳,孤城落日总堪伤。

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

人去三春花似锦,堂空十载燕巢梁。

经秋不动思归念,直把他乡作故乡。

我在诗中说:屈原要为这个世界找一个理想的归宿,一个理想的救赎之策,他找到了吗?虽然他没找到,但何妨从现在做起,等到沧海变成桑田,要等到哪一年呢?现在就试一试在沧海之中种下桑田吧!我就是要在沧海之中种出桑田来……

今年是2017年,我虚岁已经九十四岁了。在接近一个世纪的生活中,我觉得不管是祖国大陆、台湾,还是海外,我都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不像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以及写《洗澡》和《干校六记》的杨绛先生记忆力那么强。她们能够把许多故事、人物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我一生漂泊,现在回首从前,真是往事如烟、前尘若梦。很多详细的情况我都已经追忆不起来了。不过幸而我有一个作诗的习惯,我内心有什么感动,常常用诗词记写下来,我的诗词都是我当时非常真纯的感情。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选稿]:三品飞鱼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客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