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书香上海

数舟活动之网文讲坛——热播剧背后的力量

2018-04-23 10:35:36

    

    目前由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剧越来越多,但是优秀的网络文学并不一定能够改编成优秀的影视剧,甚至有些作品被改编的面目全非,受到原著党的无数刀片,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为什么不能直接将网络文学小说作为剧本来拍?

    继上个月的《南方有乔木》创作谈活动之后,本月第17期陕西北路网文讲坛,我们就请来了潘海天、水泡、饶俊、楚惜刀4位著名编剧,从行内人的角度为大家分享网文IP改编背后的故事。

 

    编剧界四大天王

    潘海天:科幻奇幻作家,代表作《克隆之城》、《偃师传说》、《大角快跑》

    水泡:作者,《九州朱颜记》编剧,代表作《九州纪行》、《与蛮族同行》

    饶俊:《花千骨》、《醉玲珑》、《画江湖之不良人》、《剑王朝》、《火王》编剧

    楚惜刀:《择天记》编剧,《魅生》、《九州》、《酥糖公子》、《明日歌》作者

 从左至右依次为:水泡、潘海天、饶俊、楚惜刀

    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本的三种形态

    潘海天告诉大家:影视剧商品属性很大,投入大。投资方要考虑收回成本,对剧本要求会很高,剧本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必须符合剧本商品套路,剧开拍了不能随便重拍,但剧本修改成本小,所以编剧也是最被折腾的。

    目前的IP热,导致很多投资方不管不顾的去改编一些不适合改编的网文IP,而有些网文还是长篇,水分太多更加难改,因此编剧在修改的时候,恨不得只保留男女主角名字,所有情节重新编写。

    饶俊:小说思维跟剧本思维,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可改编的小说分为三个种类。

    第一种是成熟小说,有很好的戏核,脉络清晰,能保留的内容多,完全符合戏剧的改变规律。这种小说70%的情节可以直接被使用。

    第二种就是有核心创意,例如古龙的小说《飞刀又见飞刀》,整篇小说共计5万多字,有很好的梗,有高概念戏核。

    第三种是核心概念不错,部分情节可用。但是这种小说最难改写,通篇情绪较多,需要根据情绪或经典场景来还原脑补情节。关键是气质抓对了,所有戏都对了。

    改编剧的题材趋势

    前几年,电视上充斥着各种修仙剧,穿越剧。从今年开始,国家连续颁布各类影视创作政策,是否直接限制了改编剧的题材?

    潘海天:奇幻向科幻向,不太符合政策的要求。现在政策更偏向于现实主义题材。

    饶俊:其实政策一直都在,只是现在再次被强调。在价值观没有问题情况下,在审查尺度范围之内的话,什么题材都可以,《花千骨》就是很好的例子,价值观正确情况下可以被通过。

    编剧是团队的合作

    很多人都觉得编剧只是把小说改编成剧本就结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编剧的过程中,所有的拍摄团队都会介入到剧本改编的过程中,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

    潘海天:改编架空玄幻的网络文学小说最难。因为整个世界体系都要重新建立,概念团队、服装设计、美术设计、道具团队等很早就要介入,几万张设计图稿,包括了建筑,服装、道具等,门槛高,难度大。《海上牧云记》的创作就用了270多天,而过多的世界观引导,让原著党很开心,却让影视党很痛苦。

    水泡:如何让原著与改编达到和谐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饶俊:网络文学小说中看着很爽的内容,因为特效或者成本等原因,很少能在影视剧中完全展现出来。剧本改编中最怕看到“千军万马、波澜壮阔”此类的描述,更不用提那些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国内的五毛特效和成本限制,完全不能将小说内容拍摄出来,过多的打斗戏份也会让武术指导抓狂。当特效达不到效果,创作剧本的时候导演会和编剧沟通,进行降格处理。

    改编海外优秀作品

    网上有很多声音希望改编海外的优秀作品,但是之前《深夜食堂》的尝试性改编却以失败告终。那么海外优秀作品改编是否会成为一股新的风潮?

    饶俊:基本不敢动,因为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太大,很多文化性的东西不适合搬到国内,如果找不到共同点,改编后的作品就失去了精髓,很难得到国内观众的认可。做这样的项目,就是带着镣铐在跳舞。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李红霞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