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旧厂房“摇身一变” 这里有了上海首家“稻田里的美术馆”

  杨明辉说,这座乡村美术馆的名字叫“可”,原因除了投资方之一是青浦本地美术教师出身的画家吴可,还因为“可”这个字包含了丰富的联想,蕴含了广阔的可能性。“在展厅两侧,我们把原先的厂房分割成了近10个大小不等的房间,有接待室、办公室、创作室、会议室等,还有数间宿舍以及一个食堂。我们这里不只是个美术馆,还是个艺术家的‘根据地’,艺术家扎根乡村创作能以这里作为‘据点’,我们为其解决食宿问题。我们计划每年都策划几个大型展览,还准备开设小型的艺术品商店和书店,进一步丰富美术馆的功能。”

  馆内陈设的雕塑作品。茅冠隽摄

  从“送艺术下乡”到“艺术在乡村生根”

  记者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掀起了一股民营美术馆建设热潮。1991年,艺术大师黄胄创建了中国的第一座私人美术馆——炎黄艺术馆。1998年,三家由企业赞助的民营美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和天津泰达美术馆出现,给长久以来缺乏展场和资金支持的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生机。虽然私人美术馆被公认为是“烧钱”的行当,却依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借助这种带着公益意味的形式,将私人珍藏回馈社会。不过,“地广人稀”的乡村真的需要美术馆吗?

  美术馆夜景。青浦区供图

  陈瑞表示,“城市美术馆”是目前中国的主流形态,“乡村美术馆”为数不多,比如宁波的杜岙美术馆建在偏远的小村庄、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建在古镇里。但“乡村美术馆”在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探索,比如日本有围绕乡村和农业主题的“越后妻有”艺术节,在箱根也集聚了一批乡村美术馆。“如今,乡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乡村文化的建设速度。乡村历来是美育的‘洼地’,很多村民没有机会进入美术馆接触艺术,建设乡村美术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前是‘送文化下乡’,但一个乡村美术馆可以让艺术在乡土田园中生根,可以成为乡村美育的‘新祠堂’。哪怕村民每天路过美术馆时多看几眼,这种坐落在村民身边的‘精神地标’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艺术家和村民互动。青浦区供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茅冠隽 责任编辑:李红霞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