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旧厂房“摇身一变” 这里有了上海首家“稻田里的美术馆”

  乡村美术馆,不只是建在乡村那么简单。它不是因为受限于场地面积、场地租金、城市功能变迁而简单搬到乡村的“城市美术馆”,也不是一些只有外壳的先锋美术馆的“建筑实验”,必须和乡村产生实际文化联系。开馆之初,“可·美术馆”的运营者就想明白了这一点。在美术馆内有一排专门的房屋被建成了“游客体验馆”,市民游客可在此体验陶艺制作和瓷上绘画。“收费并不高,对团队和学生还有额外优惠,周末常有人来此体验艺术的乐趣。”杨明辉告诉记者。除此之外,美术馆目前正在筹划准备11月中旬的展览,主题暂定为“田字旁”:“既然建在乡村,何不请艺术家来创作一些乡村主题的艺术品并进行展览?我们计划邀请30多名艺术家在此创作,一起绘就、塑就青浦练塘之美,这也让美术馆和乡村产生了更深的联系。”

  供市民游客绘画的毛坯。茅冠隽摄

  金前村党支部书记陆剑岗告诉记者,“可·美术馆”的开设,已经让村子、村民的状态产生了变化。“村民们一开始比较好奇,后来发现美术馆免费开放,慢慢就会走进去看看,不一定能看懂,但确实被吸引了,有的还会抱着孩子去看。自从有了这个美术馆之后,去村文化站里练书法和绘画的人也多了起来。美术馆的艺术气息也带动了周边卫生环境的改善,现在村民对村庄环境保洁比以前更加上心了。”

  村民参观美术馆。青浦区供图

  此前,在“可·美术馆”的开馆展——“平行·上海”展览期间,青浦区教育部门、金前村等组织了中小学生、村民进馆参观,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进入美术馆。“练塘文化底蕴深厚,‘可美术馆’是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诞生的。能让从来没有进入美术馆的人走进专业展厅、欣赏真正的艺术,这是乡村美术馆的意义所在。”练塘镇党委委员钱闪星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茅冠隽 责任编辑:李红霞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