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魔都格调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搞锦鲤的?

  转发此锦鲤,三天之内必有好事发生。

  “你信吗?”

  “emmm,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反正转转又没什么损失,万一成真了呢?”

  近几年,搞锦鲤已经成为大家的日常,有事无事就转发锦鲤。

  但是锦鲤为好运代言,却不是这几年的事。中国人从几千年以前,就已经盯上了它。

  《史记·周本纪》曰:“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周武王渡黄河的时候,有白鱼跳进船里,武王把它捡起来祭天,渡河之后天上又落下一团火到武王的屋顶上,变成一只红鸟,叫声震天。“白鱼赤乌”从此成为天降祥瑞的象征。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说:“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呈现的是一种宾主其乐融融的场面。而《诗经·陈风·衡门》称:“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妻。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诗歌表达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意思,吃鱼不非得吃鲤鱼,娶妻也不非得娶贵族小姐,不过把齐国和宋国的贵族女子同河中的鲂和鲤相比,足见其珍贵。辅佐越王勾践的范蠡在弃官从商以后还写过一本水产养殖指南《养鱼经》,在有人采访:“您的商业帝国是怎么打造起来的呀?”陶朱公回答:“当然是搞水产养殖啦!(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然后倾囊相授自己的养殖技法,比如:

  【三尺大鲤,非近江湖,仓促难求。若养小鱼,积年不大。欲令生大鱼法,要须截取薮泽陂湖饶大鱼处,近水际土沙十数载,以布池底。二年之内,即生大鱼。盖由土中先有大鱼子,得水即生也。】

  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昭公特地送了一尾大鲤鱼祝贺,所以孔子给自己的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足见鱼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是一种自带祥瑞的好东西,而鲤鱼又是祥瑞体质里的战斗机。群众过年都会做一道带鱼的菜,著名的杨柳青年画里流传最广的一张也是胖娃娃傍着莲花抱着一条大红鲤鱼,取的就是所谓“年年有余”。

  晋代茅山派道教宗师陶弘景提到:“鲤最为鱼中之主,形既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山湖,所以琴高乘之。”为鲤盖戳为鱼中之主,说它长得可爱也就罢了还能变化,甚至飞越山湖,所以仙人琴高才会选择它作为坐骑。仙人琴高的典故来源于汉代刘向的《列仙传》:赵国人琴高本来是宋国国君宋康王的琴师,擅长养生修仙,据说活了两百多年。某一天他向众人辞别表示入涿水中取龙子,后来果真骑着一尾红鲤鱼从水中回来,引发了上万人的围观。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又入水而去。

  【“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古代诗人们围绕这个故事创作了许多诗歌,

  李白:“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岑参:“愿得随琴高,骑鱼向云烟。”

  刘禹锡:“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鳌。”

  徐渭:“乍闻弄玉骑青风,又见琴高跨赤鱼。”

  高启:“谁知有飞仙,赤脚踏神鲤。”

  王夫之:“商芝分烨烨,琴鲤想鳞鳞。”

  明·李在·《琴高乘鲤图》

  琴高的故事为鲤为龙子奠定了基础,中国有句俗话叫“鲤鱼跃龙门”,只要跳过了龙门鲤鱼就可以化为龙。电影《风云》不是还出了个金句叫:“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么?宋代陆佃的《埤雅·释鱼》里写到:鲤鱼是长鳞的动物里头最像龙的,若是真龙,就可以从鲤化为龙。所以仙人既可以乘龙也可以乘鲤飞跃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亦其寿有至千岁者,故詹何之钓千岁之鲤不能避也。鳞,邻也:鲤,里也。鲤进于鱼矣,殆亦龙类。是以仙人乘龙亦或骑鲤乃至飞越山湖。】

  鲤还有传情达意的功效,汉乐府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传尺素从而成为一种浪漫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当然了,诗里那么写不代表实际情况要用真鱼来传信,而是用鱼形的盒子装上信件传递,唐代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还有一句:"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秦观的《踏莎行》又说:“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不过跟这种自带仙气又有点浪漫的古代故事相比,现代人转发锦鲤就非常简单粗暴了。转发锦鲤也罢,锦鲤体质的杨超越也罢,甚至是早年间的“信XX不挂科”,中国网民创造出的任何新神,在调侃搞笑之余都反映的是一种“我想躺赢”的心理,只要大家都说转发它有好事发生那我就转发,反正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什么都不用干,轻轻点击转发键就能有利于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家夏丐尊曾表示:“中国民族的重实利由来已久,一切学问、宗教、义学、思想、艺术等等,都以实用实利为根据。”拜锦鲤教的诞生不过又是一种“利字当头”的产物罢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腾讯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