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江阴路将“变脸” 探索风貌保护

  在靠近黄陂北路的街口处,将打造一条历史文化长廊,作为引导行人走进来的标识;利用路边零散空间,增设一些绿化与休闲座椅,让人有可以休憩的地方。街道与设计师甚至设想,是否可以像国外一些特色街区那样,在管理有序的情况,准许商业适度外摆到路上,创造独特的商业街景;取消上街沿、拉平路面,打造适合人慢行的街道。

  商业形态的调整升级是最难的。街道腾出了沿街一处属于街道物业的三层小楼,打算引入一些文化文创类小店,注入商业活水搅动街区业态更迭。一些市场力量也看到了江阴路的潜力。最近一家教人画插画的小店,就有意入驻沿街的一处店面。“随着街区品质的提高,我们相信,沿街小店店主会自发调整业态。”街道负责人说。

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江阴路将“变脸” 探索风貌保护

  图片说明:艺术家妙笔下,邮局变了样。南京东路街道提供

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江阴路将“变脸” 探索风貌保护

  图片说明:孩子们在艺术家指导下美化家园。南京东路街道提供

  不久前,一场艺术绘画活动在街区举办。在重庆北路328弄7-11号“曲径通幽”空间内,艺术家带领着社区居民共同创作,留下对这个街区的最美记忆。微更新的目的,是增强街区内的人的归属感与认同度。在设计阶段,街道牵头开展“人人都是设计师”的座谈,和居民共同挖掘街区的共同记忆和故事;在实施阶段,联动国际艺术节的进社区活动,将高品质艺术作品引入街区微更新中,还联合街区内的邮局、电力公司与明天广场等单位参与其中。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