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宝库藏品

你不知道的中国饮食文化 筷子的前世今生

怎样吃饭,可以说是一种文明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当今世界最公认的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儒教文明,恰好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取食方式:用刀叉、用手、用筷子。用筷子吃饭是儒教文明体现在饮食文化中最外显的特征,中国、日本、朝鲜、越南都在一日三餐中灵巧的运用这两根或竹、或木、或银的小棍,去夹取盘中的无尽美味。客观的说,不同的取食方式对于不同文明来说并不是绝对的。中国人在自己的生存发展和饮食实践中,用手取食和用刀叉取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采用过。然而随着饮食习惯和烹调技术的相互适应,相互强化。智慧的中国人终于发展成以筷子为主的取食方式。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筷子的前世今生。

(一)梜时代

筷子最早叫“梜”,这一称呼见于先秦一本叫《礼记》的书,这本书相当于指导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的礼仪规范大全,其中在谈到进食礼仪时,提到“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所谓羹,是中国古代的特有食物,是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汤汁的食物,盛于杯或罐中。这句话是说,如果做好的羹里有菜叶,就用“梜”来夹着吃,如果羹里没有菜叶,梜就不要用。

从这句话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出几个信息:一先秦人把夹菜吃的那两根棍儿叫“梜”,这个字是个形声字,从形旁可以判断,“梜”应该是用木头做的;二这个“梜”应该是众多取食方式中的一种,在取食特定食物时要用,但不总是用,不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取食方式,而根据先秦食物品种推断,用手和用匕应该更多;三用不用“梜”,取决于什么样的食物,蒸煮炖等水烹法制作的、软的、小块的、泡在热汤汁中的食物,适宜用梜。

“梜”这个称呼至少应该沿用到东汉末年,因为生活于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在为《礼记》做注释解释“梜”时曾说:“挟,犹箸也,今人谓箸为挟提。”也就是说,当时东汉末年的人,还管夹菜用的木棍叫“梜提”。

(二)箸时代

到了战国晚期至汉代,筷子又有了新的称呼——箸。战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在著作《韩非子喻老》中有过“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记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对这件事又进行了扩充,总之是说纣王用了象牙筷子太奢侈,这是亡国失政的前奏。姑且不论商纣是否因象箸亡国,单就筷子本身来说,其实单凭韩非的一句话就确凿的断定商代晚期就有了精致的象牙筷子,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但毫无疑问的是,在韩非生活的战国晚期,人们已经管夹菜用的棍状工具称为“箸”了。

这一称呼一经名家大师载入典籍,似乎就如同在派出所上了户口,印在了户口本、身份证上,不容质疑,不容更改,在秦汉至明代的一千多年里,成为了筷子的正式名字。不过虽然这个名字读音只有一个,但写出来字形却有两个:箸和筯。这小哥俩称呼一样,代表的物品也一样,使用哪个就看个人喜好了。比如大诗人李白《行路难》诗曰:“停杯投筯不能食”;而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丽人行》诗却写道:“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简书 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