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书香上海

给你一本看得懂的茶经 《陆羽茶经:经典本》上海书城新书首发

  茶之于中国,就像是啤酒之于德国,伏特加之于俄罗斯,不再只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 悠久深厚的文化。8日,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王建荣携《陆羽茶经:经典本》来到上海书城,与现场读者分享对于“茶”的考究和见解。

  活动当天,上海下起了大雪,许多书迷冒着风雪到场。王建荣用图文讲解的方式吸引了在场读者,不少读者表示茶文化博大精深,通过王建荣老师的阐述受益匪浅。

  《陆羽茶经:经典本》是王建荣用点校+注释+图解的方式,深入浅出详解《茶经》全文。王建荣讲述此书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工作量比较大。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度剖析,通过详细的研究最后终于定型。其中有许多用词的讲究十分有趣,耐人寻味。

   《茶经》作为事茶人绕不开的经典,对于读者来说很难读懂。千年来,有关它的点 校、注译和解读,甚至是译本层出不穷,但至今仍有不少存疑。因此解读《茶经》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对传统文化有 着深刻的认识。

  《陆羽茶经·经典本》“新”在给茶经原文进行断句,生僻字加注拼音、释义;给茶经中的器和具配上了线描图,以绘画的方式再现饮茶场景;还参考诸多版本,对最善本“百川学海本”宋版茶经进行了校勘,纠错三十余处。

  选择南宋咸淳九年刊百川学海本为《茶经》底本,同时参考其他的版本,对其缺字、误字、前后说法相斥等进行校改,如,针对古籍的刻印惯例“己“巳“已”亦或是作为部首“扌”和“木”的混刻,本书跟据现代阅读习惯均改为本字。诸如此类的缺字、  衍字、刻印错误等问题前后修订达七十多处,不可谓不严谨。对“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中出现的制茶、煮茶工具配以线描图,与文字对照阅读,直观易懂。

  王建荣老师对于《茶经》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解读,在浩如烟海的《茶经》研究文本中, 独树一帜。比如茶树的生长环境“阳崖阴林”就包含四层含义:阳,向阳;崖,指的是山坡同时也说明了茶的适宜土壤为烂石;阴林,说的是要有大树遮荫。

  虽然好茶的栽培、评判标准,随着时代更迭不停变化,而今天有的标准已然废止,但对“茶德”的推崇,却由《茶经》而起,无论是陆羽的“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还是“茶之十,茶文化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