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海上艺坛

别嘴硬了!《狗十三》就是你的“青春血泪史”

  《狗十三》的片名就扼要地告诉了我们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狗,和十三岁的女孩“李玩”。但它的故事可不是走主人与忠狗的温情路子,那显然不是曹保平的风格。

  我们或许可以从电影的英文名中窥视电影的核心:“Einstein and Einstein”。Einstein(爱因斯坦)是剧中女孩“李玩”给狗取的名字,表面上说的是李玩的两条狗,实际上是以两只狗的命运暗喻李玩在中国式教育中的两种命运: 青春期叛逆,要么被惩处,要么被规训。

  所以说,在这部青春片里,虽然曹保平没有拿出一把刀子,但无形的匕首却时时刻刻刺在每一个“李玩”的身上。

  //////////

  (以下涉及轻微剧透)

  影片中的李玩应该是近年来国产片中少有的一个少女形象,她从小父母离异,身上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热爱物理,喜欢听摇滚乐,爱看《铿锵三人行》和《时间简史》,相信平行宇宙。

  在父亲重组家庭后,李玩便一直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在一起。但这种隔代的亲人,往往很难进入到孩子的内心。比如,他们会以“为孩子好”为由,让李玩喝牛奶,却并不知道李玩一喝牛奶就吐的毛病。

  另一边,作为握有父权的李玩爸爸,则同样会以“为孩子好”为由,捏造着孩子成长的模样。爸爸的口头禅是“碎女子,就不能懂事一点”“你什么时候可以长大”。电影通过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展现了李玩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场场风波,而当这场孩子与大人之间漫长的“割据战”结束之后,李玩也终于如大人所愿,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大人”。

  //////////

  大人的“糖果”骗局

  大人的想法千千万万,但在让孩子“听话”这方面,他们的套路却只有一个——给“糖”。李玩在成长中,就面临了无数次“糖果补偿”。

  比如,她痴迷于物理学,父亲觉得学英语更好,胁迫她改报了英语小组。作为补偿,父亲送给了她一只宠物狗。出于对物理的热爱,李玩给这只狗取名叫“爱因斯坦”。

  在爷爷不小心弄丢“爱因斯坦”后,大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找狗,而是用另一个“糖果”来补偿——溜冰鞋。

  在溜冰鞋不奏效之后,他们依然不愿意去帮助李玩找狗,只好想出另一招——买来一只一模一样的狗,并对李玩谎称,它就是走失的“爱因斯坦”。

  “糖果”是否能补偿一切?显然,在大人眼中,糖果是万能的法宝,但对李玩来说,“爱因斯坦”却意味着无法取代的陪伴。

  影片中有一段“认狗”大戏,曹保平把这出戏拍得如同一出“皇帝的新衣”:李玩坚称“爱因斯坦”不是“爱因斯坦”,但从继母、父亲、爷爷、奶奶,甚至到自己最亲的小伙伴——表姐堂堂,都告诉李玩:“这就是爱因斯坦”。

  李玩不依不挠。大人们的“糖果盒”终于见底了,用什么来终结李玩继续找狗?父亲选择了拨开糖衣,放出“炮弹”:暴力。

  对于这个片段,曹保平拍得异常“暴烈”。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搜狐 作者: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