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上理工30多幢优秀历史建筑可扫码阅读

  在军工路上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36幢历史建筑组成了一片沪上高校中最大的历史建筑群。近日,不少上理工学生惊讶地发现,学校的优秀历史建筑前都贴上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每幢建筑的历史照片、建筑特色和人文故事。

  小小一张二维码并不起眼,却提供了一种“深度阅读”校园建筑的方式。据了解,上海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中,有一部分就“藏”在高校校园内,市民游客走进校园就可参观。不过,真正了解高校内优秀历史建筑的人并不多,有时候就连本校学生也对建筑的历史知之甚少。

  校园内建筑也可扫码了解历史

  近日,记者来到上理工校园后看到,学校内一些拿着手机拍照的游客正和学生一样,兴致勃勃地扫描建筑上的二维码。除了文字介绍,扫描后手机上还会显示出历史建筑的语音讲解和英文介绍,十分方便。

  上理工校园内,学生正在对着历史建筑上的铭牌扫描二维码

  35篇历史建筑介绍,全部都由学校档案馆整理挖掘而成。上理工档案馆馆长孔娜告诉记者,去年6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这些建筑陪伴校园走过了112年的时光,但它们何时建造,又是因何而造,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这在建筑可阅读项目开始时都是未知数。

  “当时学校的历史建筑中,档案资料相对较多的只有1幢,我们前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和考证。”孔娜说。为了找到当年沪江大学的资料,他们动足了脑筋。沪江大学成立初期,大量美国教师来华,那时的资料会不会藏在国外的图书馆中?为此,孔娜特意拜托一位在美国的朋友去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中搜寻,找到了不少珍贵的档案资料。找到材料,对细节的考证也很艰难,“要弄清楚一幢建筑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我们要看N本文献材料来佐证,每个细节我们都尽了百分百的努力。”

  在考察中,他们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名人轶事。比如,现为校长办公楼的思晏堂,就曾留下郑章成、陈中凡、吴经熊、徐志摩等人刻苦读书的身影。1928年开馆的图书馆,如今成了上理工的公共服务中心。在当年的开馆仪式上,胡适还在现场公开了自己的幸运数字“17”,他风趣地说,余生于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今贵校图书馆开幕适在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可谓凑巧之至,诸位今天很快活,哪知我比诸位更快活。在场的听众听得忍俊不禁。

  思宴堂上理工供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裘雯涵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