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魔都格调

上海这条路拿下全国城市规划最高奖,“沪东第一路”变身“露天博物馆”

  位于杨树浦路临青路口的89街坊,是一片具有历史感的特色旧里,但其第一排房子都在红线内。“如果按照过去的做法,对于在道路规划红线以内的建筑一般采取拆除模式,而此次改造突破红线,对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采取了整体保留的做法。”

  89街坊

  记者发现,在杨树浦路的规划中,除了红线内的道路部分,城市广场、街头绿地等对红线外公共空间的构想也出现在道路规划当中。设计单位创新地整合了红线内外道路与建筑退界、建筑前区等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带动道路沿线旧区改造、绿地建设、功能置换,恢复与滨江连通的多条历史通道。“目前道路工程是在红线内进行的,但我们对红线外区域也做出了配套设计,待将来区域整体开发的时候,这些设想就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实现。”

  聆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杨树浦路

  杨浦人对杨树浦路有着特殊的情感。150年前,工人们每天穿过杨树浦路到工厂去上班,下班又回到马路对面的居民区,道路不但承载着上海近代工业的百年历史,还寄托了杨浦百姓的记忆。

  1900年杨树浦路街景。

  “对于生活在周边的百姓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自己的杨树浦路。因此改造这条道路,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负责本次规划设计的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华治告诉记者,区建管委联合设计单位走进沿线地块的居民和商户进行协商,许多好的想法就是从居民那里来的。

  “调研中不少居民提出,希望能保留一些有历史的地名和路名,留住城市记忆。”李华治介绍,位于杨树浦路上的新康里小区因为不涉及风貌保护建筑,目前主体建筑已经拆除,但写着“新康里”三个字的门楼却一直保留着,未来这里或将建一个小广场。“老居民来到这里看到熟悉的门楼,就会想起曾经在这里生活的记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黄尖尖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