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魔都格调

阿六汤圆、花篮马灯、腌蛋做酱…松江这些春季民俗,你知道吗?

    腌蛋做酱

    松江人向来有腌蛋做酱的习惯。开春后,无论城乡每家都要腌制上百个咸蛋、皮蛋,通常两个品种各占一半。咸蛋大多自腌,皮蛋则到腌蛋摊加工。腌蛋时节,菜场等地有腌蛋者设摊,代客加工皮蛋、咸蛋,他们也到乡下各村兜生意。腌蛋习俗传承至今不衰。

    春夏之交,做豆瓣酱、甜面酱,用于酱制各种酱菜,作烹饪调料。做梅子、桃子等果酱,作早饭、酒席的小菜,也作零食。黄梅时节做酱饼,入夏后晒酱,只见家家门前、屋顶端放着两只酱缸,成为当地特有的风景。到20世纪80年代,做豆瓣酱、甜面酱的人渐少。做果酱的多是上了年岁的老妇人,可称为怀旧食品。施蛰存《云间语小录》:“余小时,每夏日行坊巷间,辄见人家屋檐下列大小瓦钵,或覆以纱,盖晒甜酱及梅酱也。青梅丰产之岁,几于家家做梅酱。松人做梅酱皆拌入紫苏,故其色殷红。又不洗去梅皮,故劳咀嚼。此盖犹承古法,亦土法也。”此处,施老有小笔误,做甜面酱需日晒,做紫苏梅酱是加糖炒制而成,不需日晒。

    放风筝

    松江放风筝之风俗历来兴盛。正月过后,城乡青少年就忙于劈竹、搓绳,制作风筝,大多扎成蜈蚣、美女、蝴蝶、六角、板门等形状。晚上放风筝,在线上悬挂红绿小灯,如串串明珠在夜空闪烁,煞是好看。

    松江人称风筝为“鹞子”,二月至清明节是放鹞子的季节。谚云“放了三年鹞,胜打一场醮”。旧说,小儿多内热,易发于春天,放风筝时必张口向上,可以解热。

    近年来,放风筝成为松江人常见的娱乐游戏,松江新城区的市民广场、中央绿地等处地势开阔,环境优美,是放飞风筝的理想之地,吸引了大批风筝爱好者。

    社戏

    清代,松江农村流行花鼓戏,为沪剧源头。开始是卖唱表演,后来逐步发展为戏剧。1919年重修《张泽镇志》:“春秋农村聚资明滩簧,今之沪戏,俗称花鼓戏。”

    过去农村逢好年成,必在春耕前请戏班演社戏,称“唱春台戏”。外种以沪剧、越剧为多。届时,划出数亩土地,作戏场,搭戏台。观众各带条凳,环台而坐。戏场周围各类小吃摊林立,供观众解惨充饥。社戏通常连演三五天。

    20 世纪50年代农村演社戏中断,90年代初恢复。每年春节过后,由村中好事者发起,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出资赞助,村民也慷慨捐资助兴,捐资数额列榜公布于戏场。通常请江浙一带的小剧团演出,一般演六七天,有的演十来天。松江浦南的新浜、泖港等镇演社戏比较普遍,演出时间多在2月至3月间。

    戏剧票友、沙龙

    松江人爱看戏,也喜欢自娱自乐的戏剧活动。民国初年,京昆爱好者自发组织票房“曲社”, 活跃一时,抗日战争爆发后店动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瞿继康、程十发等人发起组织票房“茸光国艺社”,颇有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票友活动形式被文艺宣传队替代,宣传队配合形势,自编自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20世纪90年代起,松江城乡的沪剧沙龙、越剧沙龙、京剧沙龙开始热闹。沙龙中的乐队、演员少数科班出身,多数是乡镇、街道的戏剧爱好者。他们定期定点活动,吊嗓子,练台步,配器乐,自娱自乐。有时也排练传统剧目,应邀为公众义务演出,剧场效果颇佳,常常席无虚座。永丰街道、泗泾镇、洞泾镇、叶榭镇的沪剧沙龙相当活跃,有较高水准。此外,尚有不少小型戏剧沙龙,醉白池公园、方塔公园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松江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