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 留什么样的建筑给后人

  对上海这样旨在对标卓越的城市来说,如此建筑图景,无疑是令人遗憾的。面对时下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主管部门亟需在规划中重新定位并明确上海的城市风貌风格,并通过建筑艺术予以体现。

  留怎样的建筑给后人?除了强调功能,“艺术性”应被提上议事日程。笔者以为,应当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强调建筑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统一,强调文化和艺术在建筑风貌中的展示,强调时代、历史、乡土、个性、人情在建筑风貌中的融合,甚至树起“新海派”或“新江南”的建筑风貌标杆。而这,需要体制机制层面的革新和保障。

  目前,城市建筑形态并无职能部门把关,建筑风格有无,建筑色彩样式、建筑体态美丑,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一致,基本靠建筑主体方自行设计,零散而难以统筹安排和审核把关。要有真正的“城市设计”思维,市区两级政府应当成立类似于“建筑设计评审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对新建或改造的建筑形态设计进行评审管控——只有经过评审委员会论证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才可加以施工建造,如此才有“风貌”可言。这个评审委员会,可由建设审批部门、有社会影响力和业界权威的建筑师、美术师、音乐家、工艺师等组成,共同开展评审,让建筑汇聚并展现多种艺术形态之美,留下建筑经典,彰显城市文化,熏陶城市居民;对大型居住区、街坊以及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建筑,尤其要加强评审管控,城市桥梁、道路、河流、雕塑、车站、码头等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也要避免只有技术而没有艺术——当然,这个评审,应当体现建筑艺术、建筑科学的权威性,而非行政命令的权威性,通过完整的评审流程,确保真正的专家意见得到重视和运用。

  建筑的意义并不全在于多高、多大、多长和多么牢固,而在于建筑设计思想所赋予它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当建筑有了灵魂,加上良好的质量和使用功能,才是经典和不朽的。通过提高设计艺术标准,在上海城乡来一场建筑设计革新,在讲究建筑技术质量的同时,灌输并树立建筑审美的理念,方有可能停止形态丑、寿命短、常翻修的资源浪费式和环境破坏型的建筑行为。

  如何评判并宣扬城市建筑的艺术形态,也是一个大众审美教育的课题。建筑设计要鼓励创新,不等于让奇形怪状的建筑随意立足,但也不能让平庸乏味的建筑野蛮生长。社会上常常有“最丑建筑”之类的戏谑式评判,借鉴此道,其实完全可以评一评新时代的“最美建筑”,树立建筑艺术的正面标杆,引导建筑艺术的大众审美,形成功能适用、传承文化、富有美感的建筑艺术风范。

  我们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那就不妨通过新时代建筑设计革新,让更多美妙的“音符”涌现出来,汇成华美磅礴的城市乐章。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祝学军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