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宝库藏品

桂林米粉,很可能是中国面条里的老祖宗

  说到桂林的传统美食,大家第一印象就会想到桂林米粉。桂林米粉的历史传承非常久远,俗称“到桂林不吃桂林米粉,不算到桂林”。无论清晨,还是深夜,当你漫步桂林大街小巷,一阵阵米粉清香会扑鼻而来。

  桂林米粉的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吃法多种多样,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有牛腩粉、三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等。

null

  那历史上,桂林米粉是谁发明的呢?

  那就要说到秦始皇统一岭南了,而且和灵渠的修建大有关系!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出动五十万大军攻打岭南,并且在桂林以北的地方修筑灵渠。据传说,米粉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明的,而且发明人正是指挥修建灵渠的秦朝官员——史禄。

  传说还称,由于秦军多数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吃不惯南方的大米。但是这些西北将士,天生就是吃小麦面长大的,爱吃西北的刀削面、羊肉拉面、臊子面。于是史禄要求伙夫按照北方饸饹面的做法,将大米泡胀,磨成米浆,滤干水后蒸熟成粉皮,然后切成米粉,最后放到开水锅里煮熟吃。这样,就有了桂林米粉。

  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呢?应该说,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

null

  首先我说一说,为什么这个传说有一半是假的。因为,中国最早的小麦面条是在东汉才出现的,比秦始皇时代晚三四百年。最早的面条,叫做索饼或汤引饼,非常接近面片汤,做法很粗糙。像什么刀削面、拉面、饸饹面,这些做法很细致的面条,要在唐朝、宋朝甚至明朝才能吃到。所以说,秦朝士兵从小爱吃小麦面条,完全是瞎说的。秦朝人不光吃不到面条,连面粉也没见过。那时候的小麦,都是一粒一粒煮成麦饭吃的,味道不是太好吃。

  但,史禄有没有发明米粉呢?这个倒是非常有可能。因为从考古发现看,桂林米粉的发明完全可能远远早于小麦面条。

  首先,我们要学习一些常识。我们认为的面条,一般指的是小麦面条,但面条的定义比这个广泛得多。除了小麦以外,其他粮食谷物也都可以做成面条,比如绿豆、小米、大米、荞麦等等,桂林米粉实际上也属于面条的一种。

null

  我们中国发现的最早面条,是在青海喇家遗址考古发现的,是四千年前的一碗面条。这个面条经推断,是用小米或黄米碾制而成,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面条。但是,这种小米面条的做法在一直都没有广泛普及,原因是当时还没有圆形的转盘石磨,无法大量磨制米粉和面粉,制作材料只能一粒米一粒米用擀面杖碾出来,非常麻烦。

  大约在战国晚期,也就是接近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转盘石磨,在陕西、河南都出土过实物。这样,我们中国人就制作面粉和米粉的工具了。但是,中国人吃上小麦面条却还要等几百年,甚至面粉的出现都比较晚,至少秦朝的时候,人们想吃面粉做的大饼,应该也是吃不到的。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陶慕剑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