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魔都格调

上海最偏远郊区的乡村路竟成网红!许多人来这里寻找“诗和远方”

  环境面貌的提升也为乡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北双村,三万多株月季、百日菊、绣球、樱桃、美国糖橘等十多种各类花果装点乡间,林荫大道墙绘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时下正值毕业季,专门从市区赶往北双村拍毕业照的年轻人也有不少,这让村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村党总支书记黄瑞华高兴地说:“村里人气越来越旺,中青旅、腾讯这样的大企业也找上门来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民宿产业等旅游项目蓄势待发,将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人们渐渐发现,“实用”和“美”其实并不矛盾——从某种角度来说,“美”也能带动“实用”。“比如宅前屋后环境整治,整治到位后窗明几净、院落清清爽爽,一定是美的,对于生活也会带来更多便利。关键是要让村民转变观念,激发他们主动开展整治的自觉性。一面面美丽墙绘的诞生,逐渐让不少村民对环境整治有了新认识:关注了宅前不能忽视屋后,关注了‘面子’不能忽视‘里子’,如果说马路边的墙绘是乡村的‘面子’,那么一户户农宅的面貌就是乡村的‘里子’,只有两者一起美,才是真的美。”港西镇相关负责人说。

  镇里干部“撸起袖子”搬杂物、清杂草

  借着墙绘提升人气、转变村民环境整治观念的“东风”,港西镇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人居环境整治助力。

  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钱从何来?港西镇去年和今年各安排了2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对各村环境整治的支持和奖补。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港西还建立起村与村之间的竞争机制,对各村的整治工作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验收,按月申报验收、按季度综合测评,根据考评成绩全年分四次下拨奖补资金,拉开奖补资金差距,第一名是最后一名的二倍以上,用以激励各村。

  镇里对整治标准也进行了统一。比如,在杂物清理上要确保宅前屋后无乱堆物,生产生活确需的柴草、砖瓦、农具等要摆放有序,缸瓮罐等应瓶口朝下整齐堆放,其它长期不用的、破旧的、杂乱的杂物应及时组织清收,确保不影响观瞻。农业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应即清即除、禁止肆意堆放,农药瓶等废弃农资包装必须统一回收、集中处置。另外,村民还需清理整顿废旧、倒塌的房舍、各种窝棚、栅栏及其它影响村庄美观的棚架。

  镇里还建立了镇、村两级书记抓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全镇干部全部包片到组,每人联系1到4个村民小组,既参加镇级层面组织的集中行动,又参与联系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搬杂物、清杂草、运垃圾、理砖瓦……上班前、下班后,双休日、节假日,镇村干部也身体力行参与劳动。

  此前,港西镇有两户屋宅相邻的邻居都不愿清理两户间一条宅沟内的垃圾,导致宅沟内杂草丛生,堆满了破旧家具、零碎砖瓦和陈年柴火。今年5月的一天,港西镇一名副镇长带着工作人员把这条宅沟清理得干干净净,这让这两户村民很不好意思,之后对宅前屋后环境整治非常配合。

  在协西村,村干部决定先绕开老薛等4户人家,继续推进花村花宅工作。“这项工作本来就是以村民自愿为原则,好不好看效果。等花开了,我们再用事实说服村民。”黄玉娟说。果然,等到第一批花开、准备种第二批花卉时,老薛主动走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还时不时问问各种花草的名字。黄玉娟试探性地说:“你看现在花开了,好看吗?现在大家家里条件都好了,少种几棵菜能影响啥?宅前屋后种上花,家里美了,在市区工作的儿子回家也更勤快嘞!”就这样,老薛被说动了,也在自家宅子旁边种上了百子莲等花卉。

  在协兴村里,以往有一个废弃池塘,因为很久不用,一些村民便开始在里面堆放建筑垃圾,成了“垃圾场”。此前,村里通过多次讨论,决定把这个废弃池塘改建成一个健身广场,还在边上画了一个长10米、宽2米的农具墙绘,画上描绘着村民劳作的场景,每个场景都以一个农具作为主题,起名为“九农壁”。最近天气渐热,每天晚饭时间后,这个新建的健身广场上便陆续有村民前来,跳广场舞、聊天、健身的都有,好不热闹。“从‘垃圾场’变成‘九农壁’,这样的变化在全镇各处都在发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整治行动让镇里的马路更美、广场更有人气、屋宅更干净,让居住于此的村民和来此游玩的游客都更舒心。”顾松兰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观新闻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