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1949年第一版国歌样片入藏国博 上海大中华唱片厂制作

 

    1949年由上海大中华唱片厂制作的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样片、1949年版的《新四军军歌》《南泥湾》《四季调》、1951年由上海唱片制造有限公司出版的《歌唱祖国》唱片……33张极具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的黑胶唱片及发行时的文献资料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8月5日下午,捐赠仪式举行,国博馆长王春法向收藏家汪世林颁发了收藏证书。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政协全体会议决定设立“国旗、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马叙伦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但在是否修改歌词的问题上,代表们各抒己见,最终由毛泽东决定,歌词不改。9月27日下午3时,在怀仁堂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直到1982年12月,在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代表们一致通过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国歌。

    1950年9月12日,音乐家王莘到北京出差,当他看见天安门广场上庆祝国庆彩排的队伍,深深感受到全国人民奋发作为,建设新中国的豪迈。酝酿已久的情绪,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点燃,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拿起笔,在随身携带的烟盒反面飞快书写。午夜时分,他回到天津家中,把将要分娩的爱妻叫醒,一起完成了《歌唱祖国》全曲。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的国庆节,除了要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外,《歌唱祖国》也是全国民众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自此,《歌唱祖国》成为重大活动的礼仪用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

    收藏家汪世林生长在北京,从小学习音乐,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并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近10年,他倾心收集、整理和研究黑胶唱片,了解中国黑胶唱片的历史价值和背后的故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汪世林先生经过认真考虑,提出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无偿捐赠有历史价值的不同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歌唱祖国》等唱片及文件资料,表达了向国家献礼的情怀,使其能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利用,发挥其应有历史价值。

    王春法馆长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保管、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致力于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汪世林先生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的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歌唱祖国》等33张黑胶唱片及发行时的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博物馆在唱片类馆藏方面的不足,丰富了展陈内容与形式。今后,国家博物馆将进一步拓展藏品征集范围,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类馆藏,更好发挥凝心聚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捐赠仪式上,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90岁的李光曦先生现场深情演唱了《歌唱祖国》。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扬 责任编辑:俞中岳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