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书香上海

一位文化记者眼中的上海 《与书同在》集结40余年采访故事

  近日,楼乘震新书《与书同在》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老楼当了四十余年记者,奔走于各类文化活动,读过的书、采访的人,都被他陆续整理成册出版。8月17日,由巴金研究会、巴金故居共同主办的“七嘴八舌说老楼——楼乘震《与书同在》新书座谈会”在上海作家书店举行。会上,多位学者说起了自己眼中的“老楼”及其作品的文字魅力。

  楼乘震是浙江杭州人,自小喜爱新闻写作,1968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做工,自学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后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主流报刊任编辑、记者。目前,已从深圳报业集团驻沪办事处兼记者站退休。退休之后,他仍旧笔耕不辍,继续写作。常驻上海的老楼在数十年中为上海文学界尤其是诸多文化老人留下了珍贵记录。《铁骨柔情》《悲欣人生》《与书同在》三本书中,记录了他数十年的采访积累与思考成果。

  此次出版的新作《与书同在》,是楼乘震40年来写下的与书和写书人有关的文字。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辑是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文艺评论,真实还原了那个思想解放年代的部分风貌;第二辑收录了对43位作家的访谈和通讯,大多发表在《深圳商报》上,从作家访谈的角度,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当代文坛的潮汐变化;第三辑是他历年来对诺贝尔文学奖相关人员的采访,包括诺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诺奖得主、土耳其当代最著名小说家帕慕克,诺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逐步融入世界的图景。

  这场小型新书座谈会,来了文学圈、学术圈、媒体圈不少人。“他是巴金研究会的会员,也是巴金研究会和巴金故居的‘义工’”,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说,研究会和故居大大小小活动,老楼都“不请自来”,活跃在现场,细心热情地采访、帮忙。他对采访者热情周到,亲和力十足,因而能与采访对象成为很好的朋友。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巴金研究会副会长陈子善看来,楼乘震的写作不仅具有文学意义,也是在为今后的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提供方便。“他写的很多人都已经进入了历史,已经走了,如果他没有留下这些对谈、对话,这些材料很可能就散失了,我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点,这是在抢救文化资料。”

  楼乘震将近40年的驻沪记者经历,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上海的文化名人。在其作品中,采写人物的分布面非常之广,既有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也包括表演艺术家、书画家、摄影家、收藏家以及出版界人士。既有年级大的,也有年轻的,既有故去的先人,也有缠绵病榻、不再面世的人士。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总结,看这本书就像在看一部“上海文化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圣思的父亲和爷爷老楼都写过,但不仅仅用了王圣思提供的材料,老楼还从其他地方采访了很多素材。“他能够抓取材料最要紧的,体现写作对象的特点,这种裁减、突出重点的敏锐感,也是他能力的一种表现。我发现他提的问题都是很重要的,也是读者想了解作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王圣思说。

  “写作、采访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记者谋生的职业,所以停也停不下来。”楼乘震引用翻译家草婴曾说的一句话表明心志,“我也不是那么年轻,可以浪费时间,我也不是已经那么老了,可以平静地等待死亡”,对于喜欢的事业,“一息尚存,不落征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芳雨 责任编辑:俞中岳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