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魔都格调

历经两年悄然酝酿首演后一鸣惊人 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成功背后

  开栏的话

  五年前的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即日起本报推出“为人民抒怀——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巡礼”系列报道,聚焦这五年来沪上文艺创作演出再上新台阶、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西安、成都、呼和浩特、宁波、苏州、郑州、临沂……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全国巡演已进行了两个月,几乎场场爆满,多次加演仍一票难求。每每散场,总有人在热烈地讨论剧情,有人忍不住热泪盈眶,有人掏出手机忙着在微博上发表评论。

  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珠玉在前,使这部旧题材的红色舞剧在创作之初不被看好。没想到,它历经两年悄然酝酿,首演后一鸣惊人,不仅获得了“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更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许多“90后”“00后”自发“二刷”“三刷”。到今年年底,《永不消逝的电波》将演满100场,演出邀约更是排到了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年来,文艺创作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便是令人惊喜的收获。正如总书记所说,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文华大奖”评委、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林宏鸣评价说:“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典范之作,是代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成果、从高原迈向高峰的诚意之作,是一部既能获奖又有市场的难得佳作。”这样一部作品,在创作、制作、演出、推广等环节,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为年轻人创作,为未来创作

  这部致敬英雄、传递信仰的红色题材舞剧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一支年轻的主创团队功不可没。总编导韩真、周莉亚,作曲杨帆、服装设计阳东霖等主创都是“80后”。韩真说:“我们年纪相仿,审美和思维频率非常接近,大家的创作态度都非常‘拼’,一起经历了无数次头脑风暴,无数次推翻重来。”

  要吸引年轻人,靠的不是媚俗迎合,而是大胆的艺术创新。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专家研讨会上,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这部作品将戏剧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示范性的高度,完全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展现出当代舞剧创作的美学新精神。”《永不消逝的电波》突破了舞剧“拙于叙事”的短板,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26块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实现了不同场景的转换。编舞也十分当代,为红色题材赋予了青春气息。

  第二幕“弄堂旗袍舞”是整剧的华彩段落,女演员们摇着蒲扇,伴着《渔光曲》起舞。作曲杨帆选择对上世纪30年代电影《渔光曲》中的主题曲进行再创作,既怀旧又新颖。这样一个美好的段落,竟让不少年轻观众看得泪流满面。

  “每一代观众都有每一代观众的审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说,“我们必须为年轻人创作、为未来创作,才能实现真正的飞跃。”

  把握创作规律,坚持艺术自信

  舞蹈评论家方家骏认为,目前国内舞台不缺好的导演,但好的制作人十分稀缺。国有文艺院团推出的作品,院团领导往往充当制作人的角色,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这个制作人却是名副其实。不少原创作品请来实力雄厚的主创,但由于制作方没有足够能力形成制衡格局,出现问题也没有及时的纠错机制,导致了作品最终的失控和失败。“一个好的制作人要把握好文艺创作导向,要有广泛的资源和人脉,要了解市场,还要具备艺术鉴赏力,有提出独立见解的话语权。”方家骏说。

  文艺界为评奖赶工,粗制滥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但只有怀着不计时间成本,为艺术全力以赴的工匠精神,才能出好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历经两年多的选题孵化和研讨论证,150余天的排练,既有争分夺秒的紧迫,又有小火慢炖的从容。在歌舞团排练厅的墙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时间只记住精品,艺术永追求一流”。《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每天排练12个小时,常常是几个排练厅同时开工,与时间赛跑。前3个月,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大家没休息过一天。

  去年12月试演后,《永不消逝的电波》紧接着召开研讨会。获奖后在全国各地演了数十场,在实践中不断接收专家和观众的反馈。陈飞华说:“我们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但修改不是闻风而动,要经历沉淀。我们会坚持自己的艺术判断和艺术自信,大胆往前走。”

  竞争出人才,磨练造明星

  电影演员潘虹在看完《永不消逝的电波》后曾感叹:这些舞蹈演员怎么那么会演?用海明威的话来形容,整部剧如同“一席流动的盛宴”,如果它是一部电影,每一条,每一帧,都舍不得剪掉。

  几乎每场演出后,《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演王佳俊和朱洁静都能在散场时遇到等候已久的观众。这样“流量明星”的待遇,王佳俊当年在参加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时也没有过。此外,剧中女特务、小裁缝等角色的塑造,几个群舞段落的精彩表演也让观众津津乐道。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功并非偶然。”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说,“上海歌舞团多年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团一策’改革提供了经济后援,演员收入和住宿有了保障。同时,科学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出了成熟的演员梯队。”

  从2008年起,上海歌舞团在国内率先实施演员艺衔制。一年一度的考核评出领舞、独舞、首席、荣典·首席等艺衔档次。《永不消逝的电波》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两三个演员同时准备,谁演得好谁上。王佳俊和朱洁静虽是舞团的“荣典·首席”,但他们的角色也不是一早定好的。朱洁静觉得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一切只能从头再来。王佳俊更是在4个月排练结束时,才真正被确定为“李侠”的A角人选。他们都经历了自我重塑的痛苦过程,才有了舞台上有血有肉的角色,以及艺术生涯的又一次飞跃。

  眼里有市场,心中有观众

  早在2000年,与上海歌舞团合并前的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推出舞剧《野斑马》,就获得了全国性的声誉,演出超过200场,并多次走出国门。首演于2006年《天边的红云》,曾获“五个一工程奖”。首演于2014年的《朱鹮》,成为舞蹈界一部“现象级”作品,获“荷花奖”,迄今演出250多场,曾登上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本月,《朱鹮》首次赴韩国演出,明年将进行第四次日本巡演。过去5年,上海歌舞团累计演出场次近900场,商演收入超过8000万元。他们多年的实践证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冲突,“鱼和熊掌”也可兼得。

  上海歌舞团副团长刘奎丽告诉记者,《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前,并没有进行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而是一心扑在作品上。然而在创作之初,市场营销团队就和主创一起准备了丰富的宣介资料,为后续市场推广做了充足准备。

  一组“旗袍女人”宣传照,一经网络曝光,就引发了大量转发。每一张照片,都经历了对服装细节、演员妆发、灯光氛围的反复讨论和尝试。编剧罗怀臻说:“这些照片让人想到陈逸飞的画作。它们甚至可以脱离舞剧,被当作艺术品挂在客厅里。”

  一段97秒的视频宣传片,在微博上播放次数超百万。正是精确到“秒”的精心设计,才让《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网红”。这说明,互联网时代,在艺术细节上做到极致,比事先空洞的吆喝有效得多。

  《永不消逝的电波》让人看到,只要敢于攀高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可以达成有机统一;只要心中有观众,主旋律作品也可以深入人心。希望《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经验,能给文艺界一些启发,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桐 责任编辑:俞中岳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