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魔都格调

借助画笔与上海1997年对话 国内最大规模比利时当代艺术展亮相申城

    1997年的上海不仅存在于老照片里,也存在于比利时画家的笔下。在昨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凸面/凹面:比利时当代艺术展”上,一幅日记本大小的绘画作品《上海,1997年6月24日》让上海观众产生了一份亲切感,在它正对面的窗户里,2019年时尚而壮美的黄浦江景与之隔空对话。作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比利时当代艺术群像展示,这场由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与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呈现的展览,通过15位具有代表性的比利时当代艺术家作品,勾勒出比利时当代艺术发展全貌。展览至明年1月12日结束。

    《上海,1997年6月24日》是画家弗朗西斯·埃利斯于环游世界过程中在上海逗留期间的作品之一。画面中1997年的黄浦江上,一人撑着长竹篙,站立在传统的乌篷船上,另一人撑着小船与之对望,两人都穿着蓝色的上衣和黑色的裤子,这是画家在离上海市中心不远的地方记录的。策展人、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总监迪尔克·斯诺瓦特介绍,此次特别把这件作品带到上海展出,选择这个位置,正是因为展墙的对面是黄浦江,“希望这件作品能够让江水在1997年和2019年连接对话。”

    展览名称“凸面/凹面”强调了比利时艺术家中具有集体代表性的二元对立式的创作与思考模式,凸面象征外在,凹面则象征内在。作为当代艺术世界的重要代表,很多比利时艺术家的创作并不依赖于宏大的哲学、抽象和概念模式,而是展现对日常世界精准、细致观察的能力,这种能力及创作方法与中国艺术家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比利时作品的创作思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也并不陌生,比如雅克·沙利耶的《蝇画》在许多西方传统流派名作中加上立体而逼真的苍蝇,让人们一边迫不及待想要欣赏“蒙德里安”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一边又为那只总赶不走的苍蝇而焦虑。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钟菡 责任编辑:老鱼头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