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洋场风情

让开让开,当当车来了,从老上海的记忆深处!

  

  冲锋陷阵挤电车  

  申城的有轨电车开行伊始遭遇过“冷场”,只因为一个“电”字。“电车电车,车上带电,乘者触电。”不知谁人编造的这句顺口溜,在坊间广为散布,令许多市民望车生畏。为此,英电开业伊始,不但请来虞洽卿、朱葆三等“海上闻人”出席通车典礼,乘坐第一班从静安寺开往外滩的1路电车,还雇用了一批“专职乘客”,以验证电车的安全性,并用小礼品吸引那些愿意尝试的市民走进车厢。熬过了初创阶段的生意清淡,英电“营业云蒸,一日千里”,光是1917年度该公司股票每股分红就高达一成。  

  当年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铺设电车轨道  

  相比三轮车、黄包车,有轨电车的出行成本确实节省不少,但“享受”二字从何谈起呢?大概在上海有轨电车开通初期可以这么说,因乘者寥寥,一人一座,环顾街景,悠然惬意。可是,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设施老化、车辆配备严重不足,加之乘客数量攀升,人们将乘坐有轨电车视为畏途。那时的报界更是用了一个夸张的标题来形容坐车之难:“冲锋陷阵的挤电车”。且观其详:“勇敢的乘客,不等铁门拉开,便由车窗或车头、车尾奋身跃进车厢。等到你从大门进去,车厢里已是万头攒动,挤得像沙丁鱼似的透不过气来。车站下遗留下一批老弱残兵,他们把希望寄在下一次车上,性急的便只有出高价雇三轮车或人力车了。”  

  吴稚晖,名贯近代中国,尽人皆知其不屑高官厚禄,却鲜知还有一样是他不肯为的———不坐黄包车。抗战胜利后,吴氏重临上海,深居简出。一日,他打算坐有轨电车前往卡德路,孰料前面一辆车脱班了,车站上满是伸直了脖子在等车的乘客,黑压压一片。好不容易等来了车,众人如潮水般一拥而上,耄耋之年的吴稚晖哪里敌得过他们。一连驶过3部电车,他依然望车兴叹。此刻,吴稚晖站得两腿发酸,无奈之下,破例叫了一部黄包车,愤然而去。难怪,时人把乘电车称为上海“一种综合而最基本的生活训练”。“在生活之中,没有另一样工作更能使你尽量发挥能力的了,因为五官四肢、眼光、手段、魄力等等,没有一样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更有甚者,乘客们还总结出“下电车法”“觅座位法”之类的奇门妙招,不时经由报章杂志推而广之。  

  电车到站后,乘客们争先恐后上车,拥挤不堪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姚俊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